一、课程内容:
《Python语言程序设计》第一周课程导学
二、课程来源:
中国大学MOOC
三、主讲人:
嵩天-北京理工大学教授
四、课程基本要求
1、会使用计算机和Office软件(这个...能来学这个的人应该都会)
2、阅读简单英文内容、3级及以上水平(这个...问题不大,毕竟混了个学士学位)
3、熟练使用Web浏览器(这个...除了IE,让我用啥都行)
4、每周至少1-2个小时,连续9周(这个...每周2个小时对我来说太短了,我每天都可以做到熬夜2小时,每一个视频我都反复看好几遍,因为我是还没有入门的小白,多看几遍,认真总结和记录总没坏处。但是9周这个事情,我要多加努力才行,毕竟我都是每天熬夜学习的,困)
图源:见水印
五、第一章课程主要讲解内容
Python基本语法元素
包含如下四个部分:
1、程序设计基本方法(这个...我还有待深入理解和学习)
2、Python开发环境配置(这个...已经实践过了,也跑了几个简单程序,算是预习了)
3、实例1:温度转换(这个...也已经预习了,比较简单,但体现出的逻辑性、结构性很强,比较有代表性的实例,进入正式学习后,我会把完整代码加上巨细无比的注释贴进自学笔记)
4、Python程序语法元素分析(这个...很基础,很重要,很考验记忆力和耐性)
图源:见水印
六、第一章课程教学目标
1、让学生掌握“方法论”——程序的基本编写方法:IPO(听着有点像某种金融领域的词儿,但在计算机领域IPO是指输入“Input”、处理“Processing”、输出“Output”)
2、让学生看懂10行左右简单Python代码(上面说的“温度转换”编程实例就是10行左右搞定的)
图源:见水印
七、学习体会
这套课程,唯恐学生听不懂、没信心,不管该进行什么环节了,都先来那么一段儿“导学”,把小白们猛的一听就会挠头的玩意儿,掰开揉碎,变成一个个很好理解的小块块。比如,告诉你学这门课最基本的要求是会玩儿电脑会上网,认识几个英语单词儿;再比如,告诉你第一周的学习目标是看懂10行左右的代码,只有10行哦,一周时间背下来都没问题吧。真是循序善诱的好课程,真是诲人不倦的好老师。
正式开始做“Python自学笔记”时,自己立了一个flag:“每天夜里抽1-2个小时,听一听他们的视频课程,不管忙完杂事儿之后有多晚,能学一点是一点”。
要做到这一点挺累的,因为白天要“搬砖”求取苟活的微薄收入,晚上回家要处理些许杂事,一般自己的自由时间都是夜里10-11点才开始,那时都已经有些困倦了。昨晚听完一堂课,写完笔记,就已经是凌晨,此刻又在码字,定睛一看已经是00:24了,明天不上班还好,如果还要早起上班,长此以往是有点担心自己能否坚持。
累是有点累的,但是能给自己一点点机会,去静心总结自己自由时间内的收获,感觉更加的充实和享受。
坚持不懈,直到成功!
其实,原本今天不用这么晚的。这不借助Z-BLOG的程序弄了个笔记网站吗,虽然程序本身是很好的,我本人也怀着感激之心,但是有不少细节不能让我满意,所以,我这几天一直自作聪明的乱改细节,由于本身也只是入门水平,所以大框架一点也不动(真是懒得动),只调整了很多一眼看不到的小细节。今晚忙完家里的事儿,已经夜里10点之后了,坐在电脑前突然想起来这个网站好像哪里还需要调整一下,结果,瞎鼓捣一阵子后才开始听课,等开始草草写自学笔记时已经23:48了。
坚持坚持,努力做一个有本事离开舒适圈的人。